江西演出网:罗坊镇作为江西戏剧的发源地和发展地。肩负着传承与发扬戏剧的艰巨任务,早在宋朝时期,罗坊集镇就有三个戏班常年演出,一是苏杭的杨洲班,二是宜春的袁洲班,三是罗坊本地的民间戏剧班,戏剧文化丰富而多彩。如今,罗坊镇还常年保留着6个农民戏剧班,每年为农民演出上百场,演出剧目主要为农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保留剧目,有《善恶记》、《卖广货》、《打油郎》、《桃花扇》、《五子图》、《十五贯》等。农民过大寿,娶亲嫁女,子女考取大学,都喜欢请戏班子来助兴。
农民戏剧班全由农民戏剧爱好者自发组成,一般都是同村人,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事,闲时聚在一起练习剧本,遇有演出便集体出动。本土民间剧团唱腔主要有“道情调”和“百词调”,服饰则以宋朝服饰为原型,演出剧目内容多以孝老爱亲为主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镇政府对其采取了扶持政策,将其列入“送戏下乡”项目,一般一场演出由政府对剧团补贴1000元,在当地中小学开设少年戏曲班,政府出钱聘请专业人士对戏曲爱好者进行免费培训,被农民剧团录取的演员除享受政府给予的每场演出补贴外还可以享受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