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模型展品清单
序号 名称 缩略图 数量 单位 简介 规格 单价
1 长征二号火箭(1:10) 4 支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在长二捆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火箭由四个液体助推器、芯一级火箭、芯二级火箭、整流罩和逃逸塔组成,是目前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的火箭,火箭全长58.3米。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控制系统、动力装置、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附加系统、地面设备等十个分系统,为兼顾卫星的发射,保留了有效载荷调姿定向系统的接口和安装位置。截止到2013年6月,该火箭总共发射11次,全部获得成功。 "高7m
底座宽2m×2m" 6000
2 天宫一号对接神舟飞船(1:8) "
" 2 套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2012年6月18日14时14分与神舟九号对接成功。神舟十号飞船也在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的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 "长6m
高1.8m
(摆放参考尺寸)" 8000
3 神舟返回舱(1:1) 2 个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返回舱和推进舱脱离后,返回舱返回,推进舱焚毁,而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一段时间。载人航天器可分为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三部分。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轨道舱是航天员的主要活动区域,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轨道舱还集工作、吃饭、睡觉和盥洗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宽2.5m
高2.6m
(含底座)" 5000
4 "火箭系列
(1:20)" 13 支 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14吨,[1]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截至2019年6月25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307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11% "高3-5m
底座直径1m" 3500每支
5 "东方红一号
(1:1)" 1 个 "东方红一号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首颗人造卫星,也是东方红人造卫星系列的首颗卫星。其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并且其技术和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的首颗卫星。
该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长1.5m
宽1m
高1.1m
重量130公斤" 600
6 月球车 1 个 月球车:这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制造的首款月球登陆着陆设备,具有自主识别,判断,寻找目标,采集样品,联络及发送数据等强大功能,由于我国民间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故此次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号,玉兔号月球车属于智能机器人系列设备,是我国科研实力的典型代表作之一,玉兔号成功登陆月球是个极其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凝聚了众多顶尖科研人才的多年心血,它是我过航天事业的里程碑。 "长2.5m
宽2.2m
高1.6m" 5000
7 飞碟 2 个 "一种幻想的外星文明的碟型飞行器,通俗称作UFO,属于一系列未知飞行器的统称,国内外常常有目击到飞碟的报道,但地球历史上从未有过实物作为证实飞碟等外星飞行器存在,因此导演们常常拍摄很多科幻电影来幻想外星文明及科技,这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我们地球人科技发展进步的作用。
" 高1.6米直径2.3米 6000
8 月球仪 2 个 月球如同我们的地球一样,属于自然球形天体,由于我们需要对月球有更直观的了解,更好的用于科普教育及科研应用,所以科学家制作了高仿月球仪,完全模仿月球表面的地质地貌,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月球其真实的一面,月球仪是广大学生学习和认识月球,星系,天体,宇宙等自然神奇现象的开端,认识月球,了解我们的宇宙是学生们的必修课 高1.5米直径1米 3000
9 天宫 一号 1 个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 长4.5米宽1.6米高1.8米 5000
10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 1 颗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长度18米,预设寿命为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长3.5m
宽1.2m
高2.3m
(含底座)" 6000
11 天宫二号 1 个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长3米宽1.2米高1.5米 5000
12 长征1号火箭(1:10) 2 长征一号(CZ-1)是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千克。长征一号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4月24日,首次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该火箭共进行两次卫星发射,成功率100%,第二次发射时间是1971年。 高3.1米 底座直径1.2米 3500
13 长征3号(1:10) 1 "长征三号于1984年1月29日首次发射,因三子级发动机第二次点火后未能正常工作东方红二号卫星未能入轨,仅进行了通信试验,或基本成功。该火箭曾于1990年4月7日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1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 高4米 底座直径1.2米 4000
14 长征4号(1:15) 1 1988年9月7日首次发射,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送入太阳同步轨道。随后又将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进入轨道。总共进行两次发射,全部成功。 高3.4米 底座直径1.2米 3500
15 长征5号(1:15) 2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英文:Long March 5 Series Launch Vehicle ),又称""大火箭""""胖五""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满足进一步航天发展需要 ,并弥补中外差距 而在2006年立项研制的一次性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芯级直径为5米的火箭系列。
" 高4.2米 底座直径1.2米 4000
16 长征6号(1:15) 1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首飞的运载火箭以液体动力为主,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固液结合尚无先例。
上观新闻11月11日消息,今年的珠海航展传出消息称,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计划于2020年实现首飞,这是我国首枚新一代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 高3.3米 底座直径1.2米 3500
17 长征7号(1:20) 2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英文:Long March 7,缩写:CZ-7),其前身是长征二号F换型运载火箭(缩写:CZ-2F/H)。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为总体研制单位。
长征七号采用“两级半”构型,运载能力将达到近地轨道13.5吨,太阳同步轨道5500千克,预计将于2016年前后送天舟货运飞船升空与天宫二号对接。预计到2021年火箭各项技术趋于成熟稳定时,将逐步替代现有的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系列,承担我国80%左右的发射任务。" 高3.6米 底座0.7米宽 3500
18 升空火箭 2 个 模拟火箭升空高10.5米底座直径3米升空1.5米升空后12米左右可喷烟和冷焰火。(每次升高时喷烟需四罐食品级二氧化碳长时间冷焰火四支因都是运输管制物品需客户自备) 高10.5米底座直径3米升空1.5米 25000
13 安装撤展 1 吊车、安装、撤展
|